肠造口是代替自然肛门
进行排便功能的
人工排便通道的总称
因其外形、颜色
类似一朵娇艳的玫瑰
也被比作“生命的玫瑰”
居家护理肠造口宝宝
需要细心、耐心
但有时候
家长们
也会变得敏感焦虑
每一次更换造口袋
都胆战心惊
生怕伤害到宝宝
一家人
常常被弄的手忙脚乱
下面,就让专业的国际造口治疗师(ET)为大家详细讲解儿童肠造口的更换流程及注意事项。
⬇⬇⬇
肠造口俗称“人工肛门”,是由于疾病治疗的需要,将肠管的一端或两端引出到体表以形成一个开口,用于排泄粪便、减轻肠梗阻、保护远端肠管、促进肠疾病愈合。
小儿肠造口与成人肠造口最大区别是临时性,在肠造口术后3~6个月,待临床症状消除或缓解后即实施造口回纳手术,恢复正常的肠道功能。
造口患儿年龄小,自我护理能力不足,照顾者需要在造口术后居家照顾患儿直至接受二期手术。若护理不当,患儿可能因多种造口并发症而增加痛苦,不仅影响二期手术的效果,还会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等。
造口物品准备:
造口袋、粘胶剥离剂、造口粉、皮肤保护膜、防漏膏或防漏贴环、造口尺、湿巾、棉签、弯剪、温水、棉球。
(一)更换造口袋操作前准备
1.调节室温24-26℃,关闭门窗,预防感冒;
2.防止交叉感染,更换造口袋前请在流动水下清洗双手;
3.宝宝平卧位,暴露造口;
4.造口侧铺垫单,另一人协助按压宝宝双手及膝盖;
5. 安抚宝宝,保持安静。
(二)更换造口袋具体步骤
1.揭除
首先将粘胶剥离剂喷至造口底盘与皮肤交接处,从上而下剥离造口底盘。
2.检查
取下造口袋后检查底盘情况,检查造口周围皮肤颜色与对侧皮肤颜色是否一致,观察大便颜色是否正常,大便有无血丝、粘液及大便量的多少。
3.清洗
用湿纸巾或棉球从外到内清洗造口周围皮肤及造口,用纸巾轻轻擦干造口周围皮肤。取一清洁棉球放在造口上,避免大便或者便液流出,污染造口周围皮肤。
4.测量
使用造口尺测量造口大小,并用油性笔在底盘上做标识。
5.裁剪(这一步非常重要,防止底盘渗漏的关键)
用弯剪在造口底盘上剪出与实际测量直径大1-2mm的底盘直径孔,然后用手指捋平开口的内缘,防止划伤造口粘膜。
6.撒粉
造口周围皮肤喷洒造口粉,用棉签或手指均匀涂抹适当停留后,清除多余的粉末。
7.涂膜
使用皮肤保护膜均匀涂抹在造口周围皮肤,3-5秒后可形成一层无色透明状保护层。
8.贴环
沿着造口周围贴上防漏环,防止底盘的渗漏。
9.粘袋
将造口袋背面的贴纸撕下,对准造口自下而上粘贴。粘贴好后用手掌捂住底盘几分钟,这样底盘粘贴会更稳。
1.日常生活中,避免小儿着凉,避免碰撞造口,避免剧烈哭闹引起肠管脱垂。
2.居家可以沐浴。在更换造口袋前,佩戴造口袋直接沐浴,洗完澡后更换新的造口袋;亦可先去除造口袋,洗完澡后再进行造口护理,粘贴新的造口袋。
洗澡时,清水可直接接触肠造口,但宝妈宝爸们需注意水温不可过烫,喷头不可直接对着造口。
3.儿童可以正常活动,但需避免剧烈运动。
伤口造口门诊诊疗范围
一、伤口护理
各类急慢性伤口(如压力性损伤、烧烫伤、糖尿病足、下肢动静脉溃疡、放射性皮炎、癌性伤口);术后难愈合伤口(术后感染伤口、窦道、瘘管等);手术后伤口换药、拆线等;各类药物外渗的处理;长期留置引流管引起的皮肤问题处理。
二、造口护理
肠造口、泌尿造口护理;造口袋更换;造口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;造口用品的选择及指导;造口的日常护理及指导。
三、失禁护理
为大小便失禁患者提供咨询;处理大小便失禁引起的各类皮肤问题及护理指导。
四、全院护理会诊
参与全院疑难伤口、造口的护理会诊;开展预防压力性损伤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