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东在上幼儿园期间,
老师们就反馈,
孩子上课比较容易走神分心,
中午午睡相对困难,
也和小朋友容易产生矛盾······
父母心想:
孩子还小,
长大就好了。
后来,娃儿上了一年级,
父母发现,
孩子课后做作业很慢,
别人5分钟可以做完的口算题,
他需要30分钟,
而且经常粗心大意
丢三落四。
父母因此责怪孩子,
冲突不断······
直到后来,
父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,
到医院经综合诊断评估后,
怀疑娃儿是ADHD(多动症),
于是前往专业医院就医,
并服用药物治疗后,
娃儿上课上学,
才有所改善······
那么如果孩子达到多动症的诊断标准,长大了会自然好吗?
答案是否定的。
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全球发病率约7.2%,60%-80%可持续至青少年期,50.9%持续至成人期。
换句话说,也就是在多动症儿童中,只有大概20%-40%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症状会自然缓解,还有50.9%的症状会一直持续到成人期。
这里说的是“症状”缓解,也就是表面看上去这个孩子或大人坐得住,不乱跑了,也能勉强按时完成布置给他的任务,但他的认知功能,与同等智力水平的人相比,仍是受损的。
缺乏行为自控力,情绪调节管理能力欠佳,缺乏组织条理性,时间观念比较薄弱等。
如果不治疗会怎样?
多动症不经治疗潜在后果:
1、学业失败或者辍学的风险更大;
2、更容易出现各种行为问题、违纪问题;
3、人际交往不良,容易与家庭成员产生冲突;
4、容易发生意外事故,受伤概率增加;
5、吸烟或酗酒风险增高;
6、罹患抑郁症等其他精神问题的风险增高;
7、在就业方面困难重重;
8、容易出现驾驶事故;
9、犯罪、违法及被捕的风险增高。
多动症孩子的远期结局与症状严重程度和类型、共患病(如精神障碍、学习障碍)、智力、家庭环境及治疗有关,经综合治疗的多动症孩子预后较乐观,故提倡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
儿保科简介
本文作者